二维码

板材网

扫一扫关注

中国板材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绿色发展成导向,木结构有望成行业发展新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5 15:38:39    浏览次数:316
导读

“作为木屋设计建造行业的领跑者,我们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木结构建筑的春天来了,未来三五年将是木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作为木屋设计建造行业的领跑者,我们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木结构建筑的春天来了,未来三五年将是木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近几年,广东省内从事木结构建筑的企业不断增多,装饰行业和木材行业转身投入木结构建筑领域的现象屡见不鲜。实际上广东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和成熟,是我国木结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绿色发展成市场导向,木结构建筑备受青睐

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的推广与应用是我国‘十三五’住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工信部和住建部正致力于联合推出促进木结构建筑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在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消费者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了解不够。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木结构建筑应用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人们对环保理念的重视,使得低碳建筑成为热点,这给木结构建筑带来了新的发展浪潮。

“木结构建筑的应用与发展正面临着宝贵的机遇。一方面,政府对其制定的政策法规日趋严格,为木结构建筑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与普通产品在性能上相比,具有突出绿色环保的优越性。有国家政策保驾护航,加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路线的落地,为木结构建筑的大踏步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易总如是说。

木结构建筑

随着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崇尚自然、注重健康、提倡环保的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被认同,木结构建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青睐。同时消费对木结构建筑健康环保、舒适的喜爱,也加快了休闲度假和旅游地产单位对木结构建筑的开发进度,以此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木结构建筑技术填补空缺,木屋产业有望加速崛起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2016)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发布的国家标准《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又于今年10月1日实施。一年内两项有关木结构的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木结构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以及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涉及面较广,而且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都相对缺乏,两项规范均是经研究并总结吸收国外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制而成。新规范的发布实施不仅弥补了我国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的空缺,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木屋产业的快速崛起。

随着木结构技术的日渐成熟,木屋的从业者也在与日俱增。武汉一木结构建筑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为每年5万平方米,大概相当于能建设200栋独栋别墅规模的木结构建筑。而类似规模的木结构企业正在国内各个地区次第开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超过1000家木屋企业。

而这些木屋企业的生产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如果你想要独栋小木屋,将设计图给生产厂家,所有建筑配件全部在生产线上出品,拖到施工现场拼装,小木屋就可以建起来,这就是木屋的高级定制。”易总如是说。

施工便捷应用广,木结构成行业发展新引擎

施工便捷是木结构建筑最鲜明的特色。木结构建筑在胶合木等工程木产品的广泛应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内,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直占住宅建筑的主导地位,而与木结构的有机结合则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增加建筑物面积、提供施工速度。

易总介绍说,在北京国际绿色节能建筑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一栋三层楼高的轻型木结构建筑展位,经过短短60小时搭建完成。该建筑采用了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以惊人的施工速度在绿色建筑大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对木结构建筑的重视。

木结构建筑更可应用在多层集合式住宅和商场、学校、办公楼等各种商业和公共建筑,其中汶川大地震后的多所重建学校,都是基于木结构优异的抗震能力与舒适度,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另外,现代木结构建筑在国内也已经适用于各种建筑形式,除了低密度独栋独户式住宅之外,木结构同时走入了农村,为低成本乡镇农民房营造了一片宜居天地。

在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然而木结构建筑具有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特征,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预见随着绿色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木结构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木材行业的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ejing14@qq.com。
 

(c)2013-2021 沭阳力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BANCAIWANG.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3312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