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板材网

扫一扫关注

中国板材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板材知识 » 正文

重型木结构建筑如何应对隔音降噪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2 10:52:05    浏览次数:3640
导读

2020年,一个新十年的开始,木结构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木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优化,加拿大相关标准已允许建造高达12层的高层木结构建筑,而之前的上限是6层。随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去年获得批准采用新规定的同时,现在所有省份均被允许建造更高的重型木结构建筑。其实,在这之前,大规模使用木结构的建筑项目

2020年,一个新十年的开始,木结构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木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优化,加拿大相关标准已允许建造高达12层的高层木结构建筑,而之前的上限是6层。随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去年获得批准采用新规定的同时,现在所有省份均被允许建造更高的重型木结构建筑。其实,在这之前,大规模使用木结构的建筑项目数量就已经形成了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Brock Commons18层学生公寓就曾是这一趋势的典范。此外,多伦多的Sidewalk Labs项目也正在策划建设一个使用木结构建筑组成的社区,其中更有一栋最高的木结构建筑计划建成30层。这一切都预示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和流行都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木材

而这一切能得以实现,要得益于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形态上的突破。重型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了工程木,如胶合木(Glulam)、正交胶合木(CLT)、钉接胶合木(NLT)等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并表现不俗。随着建筑防火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及工程木防火性能的不断被市场认知,人们已经不再认为重木结构具有更高的潜在火灾危险。而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凸显。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现成的、可再生的。同时,在获得和运输它的过程中,比其他建筑材料,如钢铁或混凝土的碳足迹更短。也就是说,要获得钢铁和混凝土,我们要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从成本上来讲,由于更高的建筑效率,建筑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重型木结构建筑中采用的工程木构件,都是在工厂中预先制造,并随着项目进度,在现场柔性施工。同时,这些构建的重量也比使用钢铁或混凝土的建筑构件要轻的多,这减少了现场吊装施工的难度。以上综合,则意味着这些建筑的建造速度更快,施工效率更高,建造成本更低。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Brock Commons学生公寓从预制构件到组装完成仅仅用了70天。

重型木结构

尽管重型木结构有着以上的优势,但也的确一度面临着独特的隔音降噪挑战。由于重型木结构的自重比混凝土结构更轻,因此不容易阻止声音的传播,这使得较低频率的声音比较容易穿透墙壁。

而随着技术的突破,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隔音降噪设计,减少建筑中的声音传递,使得重型木结构建筑实现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相同水平的声音私密性。以下就是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分享的这些设计与方法。

1、减少墙体周边的声音传播途径

木结构建筑中,声音比较容易通过地板,天花板,格栅,空腔,管道,地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处,天花板空腔等各种途径传播。而相比较于墙体,这些途径甚至是传递噪音的主要渠道。因此,建立隔层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为了避免声音进入地板,然后传播到其他房间,就有必要建立隔层,天花板也是如此。而这些隔层必须在最初设计中就被考虑到,并被分配到足够的空间。

2、选择更合适的工程木产品

在重型木结构建筑中,可供选择的木构件品种很多,如胶合木(Glulam),正交胶合木(CLT),钉接胶合木(NLT)等。不同品类的构件适合不同的用途。例如,经声学测试表明,CLT在隔音方面表现更优,因为它是由交叉定向的木板,层压胶合。因此更适合使用在内墙体,楼层隔板上。

3、增加胶合木中木材的使用量

层数更多的胶合木隔音效果更好,甚至能达到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效果。建议使用至少5层或更多层数CTL产品。

4、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

将木材与其他较重的材料混合使用,如与混凝土的结合,能更好的阻止噪声。这是通过在木基组件顶部浇筑1-3英寸厚的混凝土或石膏层来实现的。在木构和混凝土之间放置一块软橡胶或半刚性绝缘材料,降噪效果更好。

以上的各种方法能帮助我们应对噪音传播对重木结构建筑的挑战。但是采用这些方法的关键在于,它们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就要被考虑到,以避免在建筑完工后进行后续补救,如拆除墙壁、地板、天花板进行改造等,这些都会给项目增加额外的成本。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ejing14@qq.com。
 

(c)2013-2021 沭阳力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BANCAIWANG.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33126号-5